烏尼看上去構造簡單,就是一根桿,一般有上端(連接套腦的部分)彎曲、下端(連接哈納的部分)彎曲、通體端直三種形態。但是烏尼并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,而是與蒙古包的套腦、哈那配套使用的,一般確定了蒙古包的大小,烏尼的長短基本上就確定了,不同風格的蒙古包烏尼長短略有不同,彎曲度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。
各地的烏尼長短懸殊,烏尼長的,蒙古包顯得高聳一些;烏尼短的,蒙古包顯得低矮一些。低扁一些,烏尼上端的彎度,雖然不是絕對固定的,但是氈包蓋起來以后,烏尼應該與套腦結合得天衣無縫,看起來非常舒服,說明彎得恰到好處烏尼的彎度如果太大,包頂就會顯得過圓,運載的時候不穩定烏尼太直了,包頂看起來就會太尖,尤其是套腦小的氈包更是如此串連式套腦的烏尼,側面有個窟窿眼_這個窟窿眼的大小,跟匙形木片側面的窟窿眼一樣為了把烏尼正好穿在這里,雙方的側面都要弄平,穿上以后不松也不緊烏尼的下端,也要打一個窟窿眼,把一截毛繩紉進去,挽個環套把它套在哈納權頭里面那個叉上,這樣哈納的兩個權頭就被烏尼填平,三者基本在一條線上這個環套,拆卸時也不用解開。下端彎曲的那種烏尼,用的不是繩環,而是比較長的毛繩_它也不是套在哈納頭上,而是緊緊地把二者捆在一起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烏尼
烏尼一般用山楊和紅柳制作,插孔式套腦的烏尼也可以用落葉松制作。